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4:39    次浏览
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!如果您尚未关注,请点击标题下方的“中国教育报”关注我们各位老师,想必前几天您的朋友圈一定被微博的一则爆料刷屏了吧——10月23日,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名为“关于公职人员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通报”的图片,图片显示两名来自三明宁化红旗小学和城东小学的老师,因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被通报。一时间,网友议论纷纷。根据26日宁化在线官方微信消息,中共宁化县委县直机关工作委员会经过研究,撤销对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教师的通报。尽管如此,“老师难道成了弱势群体吗?”“怎样才能减少对老师的伤害呢?”此类的讨论层出不穷。这也为我们提了个醒,伤害老师感情的事儿,还是少做点儿吧!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被全县通报?通报现已撤销21日,一份由宁化县直机关工作委员会签发的通报,在网络引发热议。通报中称,该县两名小学老师,因为“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”被面向全县通报。这份通报属于针对公职人员违规行为系列通报的第一期,共有11人“上榜”,其中,有4人为教师,除“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”外,还涉及未按规定佩戴头盔等情形。在路边摊点买菜,却被全县范围通报。有网友质疑,宁化县这一做法“用力过猛”。据新京报报道,宁化县委党工委工作人员称,这一通报依据,系由宁化县委出台的《关于机关党员干部在城市管理中严格遵守“三带头八不准”行为规范的通知》。通知中,对于党员干部的违规情形和处理结果进行了规定。这份名为《关于机关党员干部在城市管理中严格遵守“三带头八不准”行为规范的通知》的文件要求,全县机关党员干部要坚决执行八不准,其中第一条即为“不准在占道和流动摊点买菜、就餐等购物行为”。26日,记者从宁化在线官方微信了解到,中共宁化县委县直机关工作委员会经过研究,撤销对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教师的通报。 伤害老师的这些事,以后少做!虽然通报批评已经撤销,但这也为我们提了个醒,伤害老师感情的事儿,还是少做点儿吧! 1.家长、学生:尊师重道,对老师施暴的事儿少做 “真让我们老师心酸的是,辛辛苦苦从教,却得不到学生应有的尊重,还有老师遭遇暴打。”有老师在文章中这样写道。近年来,殴师事件屡屡出现。据《法制晚报》记者不完全统计,在2015年内,至少有13起教师被学生袭击事件曝光。其中,2起涉及到小学生,6起为中学生,另外还有3起的施暴者是学生家长。 《教师法》第三十五条规定:侮辱、殴打教师的,根据不同情况,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;造成损害的,责令赔偿损失;情节严重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但是,这些暴力事件在结果上,多数施暴者没有得到严厉的处理。辛辛苦苦付出心血来培养学生,到头来得到的确实来自学生的“拳头”,这真的是太让老师们心寒了。一位刚刚开始工作的老师说:“我去年毕业,刚刚走上教师岗位。遇到的学生有调皮捣蛋的,遇到的家长有不太好说话的,但是我一直都觉得还好,算是能应对得来。可是之前看到不少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因为迟到被批评、被催交作业这种理由殴打老师致伤的,我就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,总有点担惊受怕的。这年头,老师都管不得学生了吗?” 2.学校、相关部门:保护老师,过于苛刻的事儿少做 9月9日,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一中高二年级组24名教师,在放假后到酒店AA制聚餐且饮酒,花费1390元,被中共屯留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县通报批评,并在当地一报纸上刊登。而此次事件中,两名小学老师,则是因为“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”被面向全县通报。虽然两则通报最终都被撤销处理,但不少网友都觉得这类做法“太苛刻”。在众人的印象里,老师这个职业似乎比较清闲,压力相对也小。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——“早上最早到学校,晚上最后一个走,基本上没有一天不在加班,根本没有时间陪家人。身体上的确很累,精神上同样不轻松——在学校,各类评比、升学压力让不少老师都备感压力。”一位老师这样说道。“所以,真的希望学校、有关部门能够对我们老师多点理解,不要总是让我们感到自己正在被严苛以对。” 3.社会:理解老师,对老师“道德绑架”的事儿少做 如果学生成绩不好,那是老师没教好;学生不成材,那是老师教偏了;青少年犯罪率升高了,那也是老师师闯的祸……总之,教师身上背负着太多的社会期望值,同时给了老师越来越重的压力。鼓励老师的这些事,以后多做!教师也是有情感的人,他们也希望在取得成功时,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、尊重,和更多的人共享成功的喜悦,只要他们的付出被学校、家长等认同,就会得到莫大的满足,从而获得愉快,产生内在的工作动力,形成良性循环。小编希望我们的社会要赞美、认可老师,而不是过分苛责老师。对待老师,我们要多做这些事儿—— 1.家长:多些理解,多些宽容 现在,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,但是并不能“苛求”老师只关注自家孩子,或者质疑老师的教学水平等。某中学的李老师说:“现在作业布置多了,就有家长反映说老师不给孩子看课外书、搞课外活动的时间;作业布置少了,又有家长说孩子回家之后看电视、打游戏,甚至说老师责任心不强。到底是作业多好呢,还是作业少好呢?”陈老师则希望学生、家长等不要到了教师节才想到去尊敬老师、感谢老师,去做一些形式上的东西。陈老师说,希望家长平时也多和老师沟通,从内心理解老师的工作,支持老师的工作,不要把孩子的教育责任完全归责老师,稍有差错就问责老师。总之,我们老师多希望家长能够尊重、理解老师,理解老师的辛劳,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,用爱心、耐心、细心和宽容正确处理好关系,共同完成好教育、培养孩子的重任。 2.学生:一句温暖的问候,足矣 每位老师都很爱自己的学生,其实,老师不需要贵重的礼物,学生的一句“老师辛苦了”就足以让老师欣慰。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资深教师陆辉谈到,对老师而言,最高兴的是看到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。“一张学生制作的卡片,一个祝福的短信,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感谢。”“做老师的最大的幸福就是桃李满天下,过了这么多的教师节,最希望得到的礼物依然是孩子们稚嫩的祝福,最大的喜悦是孩子们健康成长,学业有成,这就是对我们几十年默默耕耘的最好的回报。”市二十九小潘远生老师说。湛江北大附中的唐定状老师是一名年轻的男教师,相比一些把学生当成孩子去爱的老师,他把他的学生当成“情人”一样去爱惜。“全班41名学生都是我的‘情人’,我时时刻刻记挂着他们。”唐老师说,当学生跟他说“老师,您辛苦了”,这句话的魔力可以消除所有疲惫。 3.学校:给予的关怀让老师动力十足 我们的老师每天为学生操心,和不同的家长沟通交流,除了学校的工作压力外,还要承担家庭压力等等,老师身上承载了太多......而这时,学校如果不能及时给予热切的关怀,老师前进的动力或许也会受到影响。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任教的女教师阿飞(化名)“吐苦水”说道,“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较大,身边的许多女教师怀不上宝宝,也有人习惯性流产。如果这时学校没及时给予关怀,未免会让老师们寒心。”85后秦老师在公办高中任教一年后,决定跳槽到一家培训机构担任数学教师。他觉得自己在公办学校只不过是一颗可有可无的小螺丝钉。而跳槽到培训机构后,那里尽管工作不轻松,但觉得受到重用,仍旧感到很开心。如今,老师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,使一些老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。这需要引起学校及领导的重视,要变“刚性的制度管理”为“以师为本的柔性管理”,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,激发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动力。校长应及时满足教师在提升、晋级、评优、深造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正当需求,以激发老师的工作动力。比如,有的学校每年暑假都组织全体老师去旅游,还在春秋两季组织老师们春游和秋游。每一位学校行政领导心中要装着老师,多关心身边人,发现他们的闪光点,及时表扬鼓励教师中的典型,让这些教师在学校领导的褒扬中得到力量。 4.社会:形成“尊师重道”的社会风尚 如今,很多学生、家长对老师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尊重,甚至对老师大打出手,这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。很多老师谨小慎微,对学生不敢严厉批评,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。每到逢年过节,尤其是教师节,老师们就成为媒体等关注的“重点对象”,避恐不及。“尊师重道”的社会风气显得尤为重要。其实,很多老师普遍反映,相比起是否加班,是否过教师节等,他们更在乎的是学生、家长乃至全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。西宁市第五中学资深教师张钊就说到:“我们看重的不是人民教师的光环,而是自己是否得到了作为普通人应得的尊重。只有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,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教孩子们‘幸福的度日,合理的做人’的梦想,才不再遥远。”《人民日报》曾评论说:1500多万名教师支撑起来的教育体系,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社会财富。以“师道”重塑社会风尚,让教师真正成为“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”。实习生:李雯雯责任编辑:赵天骄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,就给小编点赞吧